“波动率指数”的推出使衍生品市场又迎来一个基础性指标,市场不仅多了一个“听风者”,更多的衍生产品也有望基于此而产生。
当前,中国的衍生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市场宽度不断提高。衍生品品种数量明显增加,关键的衍生品品种也逐步推出。今年以来,尤其是上证50ETF期权上线之后,各方对衍生品市场的重视程度大大加深。作为首个期权品种,上证50ETF期权于今年2月9日正式挂牌后,运行平稳有序。
与之前仅仅是政策上的放开相比,一个现实运行的市场对投资者教育的作用尤为明显。业内人士称,目前投资者对如何在股指走弱之际寻求避险、以及如何合理运用衍生品止损等方面的学习需求十分迫切,这充分反映出市场对衍生品工具的需求程度之高。未来,原油期货、股指期货期权等重要品种都可能相继上市,将给市场带来更多的交易机会和投资策略。
其次,市场深度明显提高。股指期货带来的期货公司规模扩张效应正在发生。数据显示,2015年6月,整个期货市场90%保证金沉淀于金融期货,这已逐步接近国外成熟市场的水平。未来,如果更多品种相机推出,那么投资者的参与度将明显提高,并且有望吸引更多资金进入衍生品市场。规模扩张和资金吸引会带来一定的财富效应,并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即便如此,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空间仍然巨大,场外市场空间仍待开发。我国衍生品从以前的单一商品期货扩展到现在的商品期货、指数期货和指数期权并存,三大交易所已经推出了48个品种,涵盖了农产品、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等,并且大部分支持夜盘交易;金融期货期权方面,包括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上证50ETF期权、上证50指数期货、中证500指数期货。按国外经验来看,目前我国场内交易的品种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改革,场外衍生品种的需求量更大,而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暗示这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据记者了解,当前很多期货公司在场外衍生品的非标市场拓展方面正取得快速进展,场外市场的空间仍待挖掘。在期权新品种方面,股指期权这个在国外市场成交最活跃的品种仍未上市,农产品期权这个可以以低成本辅助三农的品种也正在模拟交易中。随着这些场内品种的上线,衍生品市场的大门将真正打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