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00多人 超200家上市公司参会!这家券商策略会“站票”都不够!首席最新发声)
2月23日,申万宏源·2023资本市场春季策略会在北京举行,现场参会热度爆棚,会场内座无虚席,就连走道也站满了听众。据悉,仅策略会主论坛与会人数超1000人,国内超过200家上市公司参会。
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在分享中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回归常态具有扎实基础。保证2023年经济回归常态增长有六大关键,包括政府有为性大幅提升;提升消费复苏的持久性;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做强产业链竞争力;全面认识房地产问题;化解债务风险。
对于2023年市场展望,申万宏源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表示,中国复苏预期提前发酵,阻力也会提前到来。A股不缺基本面困境反转的方向,但却未必有持续上行的新景气赛道。这种情况下,从主题性机会中寻找额外的股价弹性至关重要,主题思维可能全年有效。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资本市场投资指明方向
申万宏源集团和证券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在会上表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资本市场投资指明方向,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将进一步明确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围绕内需恢复、民营企业发展、数字经济、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将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将引导资本市场近一时期投资方向。
刘健表示,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及大国关系的影响,全球产业呈现出逆全球化态势,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安全可控性,突破“卡脖子”难题,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相比而言,我国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基础、拥有庞大的内需消费市场,举国攻关的制度优势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国家每五年确定的经济增长引擎动能领域在接下来的一年或五年都具备明显的超额投资收益。
刘健表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体系是资本市场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2023年全面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和法治化的理念将推动资本市场发生系统性变革。全面注册制实施后,资本市场可投资标的、产品类型和交易策略进一步丰富化,资本市场投融资服务能力将显著提升。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设也将丰富企业价值评估的维度,国有企业以及各类产业的中国特色属性都可能迎来价值重估机会。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健全将推动资本市场不断增强买方服务思维,用专业化的服务引导居民进行中长期价值投资,进而获得长期投资的相对稳定收益,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
“当前境内外金融风险整体可控,为资本市场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刘健表示,今年上半年美联储加息节奏预计将有所放缓,年初以来外资加速回流A股市场,截至上周,外资已净流入A股约158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与此同时,房地产“三支箭”的出台有效保障了优质房企正常的项目融资需求,去年10月以来上市房地产企业已实现债务融资近890亿元,发布股权融资计划超过650亿元,各地方政府也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稳房地产市场的举措,积极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尽管当前我国个别地区面临较大的债务偿还压力,但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问题,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结构,防止局部地区的债务或信用风险持续发酵,这也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预期。
中国经济恢复常态增长有六大关键
“推进经济恢复常态化增长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经济增长的常态中枢从长期看取决于经济动能的转型,即中高端制造替代低端制造、消费替代投资、动产产业替代不动产产业;从中期看受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影响较大;从短期看取决于消费的复苏程度。”杨成长在策略会现场表示。
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回归常态具有扎实基础。保证2023年经济回归常态增长有六大关键,包括政府有为性大幅提升;提升消费复苏的持久性;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做强产业链竞争力;全面认识房地产问题;化解债务风险。
具体来看,政治方面党的二十大明确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五年新政治周期开启,政府有为性大幅提升。
消费方面,杨成长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低基数效应叠加疫情影响弱化,预计2023年消费将实现中高速增长,2023年社零增速前低后高,预计全年增速为7.7%。
不过,他也指出,服务型消费复苏较难,一是传统观念习俗以及高负债、高物价对居民消费存在制约;二是服务型消费转型难,新兴消费热点的培育需要时间;三是消费政策工具有限、合力不足,需求调控政策难以在短期内快速见效。
市场主体信心方面,杨成长指出,过去三年,受疫情、平台经济整顿、经济结构转型、大国关系、全球通胀、逆全球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行,民营企业家信心下降至谷底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面问题,从制度法律、社会舆论、营商环境三方面系统施策,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消除要素获取的不公平性,提升民营企业获取数字、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机会,是提升企业家信心的关键所在。”杨成长表示。
产业链方面,杨成长认为,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有三大基础:产业链基础,产业复苏有基础,我国有全球最全最长的制造业产业链体系;企业基础,全球化合作是企业主导,不是国家主导,过去三年外资大项目维持高速增长;政策基础,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防止搞产业链的自我封闭和小圈子。
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则需要发挥四大优势,一是市场优势,中国市场成为大部分世界500强企业盈利来源的第一大市场;二是技术优势,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全球第一,保有量接近美日水平;三是龙头企业优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提升,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13家龙头企业进入全球研发100强;四是举国攻关优势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下,多个重点专项全面启动实施,基础技术的突破周期相对较短。
地产方面,杨成长指出,本轮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以量为主,全国销量从18亿平快速下降到13.6亿平,房价调整幅度相对较小,一步到位式的量的调整冲击力较强,但调整周期短,主要影响增量市场。同时,价格的相对稳定使得房地产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相对可控,对存量市场的冲击较小。
他指出,对于地产行业也不宜过分乐观,要探索新发展模式。要客观认识房地产的定位,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要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摆脱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同时,要认识到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必然性,抓住流动性和社会稳定两个关键点,防止现金流断裂,做好保交楼稳预期。
债务方面,杨成长指出,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内忧外患,我国实体经济部门宏观杠杆率水平明显上行。化解债务上,三大部门要差异化施策,地方债务要通过组合优化、地方债务环境修复以及从资产端发力优化财政收入结构。企业债务要通过提升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工具等化解。居民债务需要提升消费类债务占比、降低房贷比重。
2023年主题思维贯穿全年
傅静涛对2023年三阶段行情推演进行了更新。第一阶段是完美春季躁动,“消费搭台 + 科技唱戏”之后,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可能提前发酵,春季行情还有价值占优的阶段。第二阶段随着储蓄下降,房价提升,政策约束可能越来越强,复苏交易外推也有阻力。基于疫后复苏的行情可能在二季度内结束。第三阶段是下半年外需回落,A股基本面可能重新承压;美元指数反弹,全球Risk-off,不利于外资持续流入。行情需要新的结构线索,小盘成长主题可能再活跃。新基金发行放量的条件逐渐成熟,但要先有景气赛道确立,才有新基金发行放量和景气赛道趋势的正循环。
傅静涛表示,中国复苏预期提前发酵,阻力也会提前到来。A股不缺基本面困境反转的方向,但却未必有持续上行的新景气赛道。这种情况下,从主题性机会中寻找额外的股价弹性至关重要,主题思维可能全年有效。
“2023年主题思维可能贯穿全年。最大的主题是‘新财政=数字财政+股权财政’,全年看好数字经济和央企改革主题。”傅静涛说。
他表示,数字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数字财政是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财政基础。城镇化为经济增长核心动力的时代,基建-地产-土地-财政是经济循环的关键,土地财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财政基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技术和数据要素要发挥更大作用。数据“三权分开”制度已建立,数据产业链应运而生,未来将提供大量的税基,有望成为新财政的一大支柱。从上游数据发现到中游数据处理到下游数据分析,都处于从0到1,从1到正无穷的过程。这为A股市场提供了顺产业和政策趋势,内涵外延不断拓展的重磅主题方向。
股权财政是新财政的另一个抓手,央企价值重估是基础。央企是土地财政后,央地间资源配置的又一抓手。央企国企始终是财政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始终未被充分调动的部分。国企价值是被低估的,价值重估才能打开国有资本运营空间。国企提高股息率仍有空间,这对国企价值重估和财政平衡都有积极作用。
傅静涛认为,央企改革的抓手是:一是继续价值创造,但更要做好价值实现,重视市场反馈和预期引导,传递公司价值。二是当好科技创新国家队,举国体制攻坚克难。三是分类推进上市平台建设,做强做优领军企业,调整盘活问题平台,培育储备上市资源。在价值风格占优的期间,央企改革主题是挖掘超额收益的重要线索。
券商春季策略扎堆来袭 风格切换成焦点
“今年赚小钱 明年赚大钱”!中信建投策略会刷屏!新一轮科技周期显现
两千人大会 现场气氛回来了!这家头部券商策略会谈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