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知名卖方最新研判:A股正处于中期上升趋势!券商2022年预测结果如何?)
近日,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长武超则做客央视财经时,对2023年投资趋势的预判吸引不少投资者关注。1月10日晚,武超则发圈幽默调侃,希望自家研判不要被打脸。
武超则是卖方业内名人,专注于5G、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领域研究。对于2023年的资本市场,武超则认为,经济将走向修复,而A股正处于中期上升的趋势。预计2023年,市场风险偏好将有所提振,资金面也逐步会从存量走向增量。
A股正处于中期上升趋势?
对于2023年的资本市场走势,武超则在2022年底就已表明自己的观点。 武超则表示,看好2023年A股上涨,主要有两个因素支撑上涨:一是美联储政策转向,目前看来,美联储加息仍是影响全球资产估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2022年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使得全球经济承压。但是,往后看会有积极变化,2023年美联储加息有望迎来拐点,将会有利于全球风险资产的估值修复。
二是基本面改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消费、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很难迎来基本面的拐点,但市场对政策修复的预期已经启动。不管是政策边际改善,还是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改善都在发生,总之,市场的悲观预期会先于基本面数据提前见底,股票市场可能会更早一步开始启动。
具体投资方面上,武超则尤其看好信创行业。她认为,2023年信创行业有望迎来大的行情。第一,从估值上来看,信创行业的估值在成长股中处于相对低位,像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等行业,基本都处在最近10年估值的10%以内的分位,尤其计算机行业值得重点关注。
第二,从基本面上来讲,技术创新上是否有亮点是决定科技板块有没有大行情的根本因素。过去,在TMT行业里,围绕数字经济方向有非常多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比如我国5G用户的保有量、基站数均位居全球第一;在数字经济服务产业端过程中,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场景涌现。信创方向,2023年可能会有很多让大家“耳目一新”的东西。
第三,从国家政策的导向来看,政策长期的导向是比较清晰的。从中长期来看,信创和工业互联网会是空间比较大的行业。
而在最新的研报中,武超则团队表示,当前通信行业市盈率为24.38,处于历史十年0.21%分位点、历史五年0.41%分位点,估值处历史底部。
展望2023年,武超则团队建议关注:一是工业互联网,重点包括5G全连接工厂与电力物联网;二是电信运营商,云计算、大数据及产业数字化业务发展值得期待,叠加基本面稳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具有估值重塑机会;三是军工通信相关的相控阵雷达微波组件产业链;四是云计算产业链有望迎来拐点。
券商研判遭“打脸”并不罕见
事实上,在券商研报中,分析师对市场的研判观点最终遭“打脸”的情况并不罕见,要么预测的走向与最终事实相反,被市场“打脸”,要么预测的业绩数据遭上市公司亲自下场澄清,甚至还有因此招致罚单的情况。
比如近期就有媒体盘点,某头部券商2022年的“十大预测”九个都错了,仅仅一项与事实相符。
据悉,该券商在2022年初曾发布了对2022年市场的十大预测。
1、2022年A股可能机会大于风险。A股权益类公募基金年度收益中位数可能会明显高于2021年。
数据显示,在剔除2022年新成立基金后,2022年全年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6.9%,整体表现跑赢沪深300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
2、港股“均值回归”。2022年海外科技监管趋势仍值得关注,但中国科技监管政策出台高峰渐过,港股新老经济估值低、卖空交易占比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仓位偏低,香港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方向未变,港股可能在2022年迎来阶段性明显修复。
数据显示,恒生指数2022年累计跌幅为15.46%,恒生科技指数2022年累计跌幅为27.19%。
3、成长跑赢价值。全年来看,利率不高、整体增长偏淡的环境中,有可持续增长的成长风格可能是获取超额收益的重点。
数据显示,代表成长股的创业板指数2022年下跌29.37%。价值股总体风格占优,但周期股跑赢成长和价值,煤炭行业全年领涨。
4、电动车产业链及新能源行业高景气将扩散到相关领域。中国制造业基于内需大市场的优势正在走出产业升级的道路,逐步从此前的“三低一弱”特征走向“三高一强”特征。近年也经受了中美摩擦升级、疫情冲击等考验,整体趋势未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2年,新能源板块虽然仍是被看好的板块,但是持续回调,电新板块全年下跌25.43%。
5、泛消费领域可能是2022年亮点之一。
2022年,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和社会服务等泛消费领域板块普遍下跌。
6、商品市场趋弱。除了部分有结构性因素支持的商品外,主要商品可能在2022缺乏趋势性机会,表现将比2021年逊色。
2022年,在俄乌冲突和急剧通胀的推动下,多个大宗商品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
7、公募基金新增份额超过3万亿份。
2022年公募基金市场新成立1520只基金产品,较2021年全年减少493只,合计募集规模1.48万亿元,与2021年募集总规模相差1.49万亿元。
8、沪深港通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3000亿元。
数据显示,北向资金2022年净流入逾900亿元。
9、债务问题在2022年仍值得重视。地产整体逐步下行压力凸显、地方换届等因素,可能仍使得信用债包括地方政府相关债务成为阶段性关注焦点。
10、美股2022年涨幅将明显收窄。
事实上,美股2022年不是涨幅收窄,而是下跌。2022年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跌。其中,道指年度收跌8.8%;纳指跌33.1%;标普500指数跌19.4%。
再比如,在2021年贵州茅台股价上涨并且刚跨越2500元大关时,某头部券商曾将贵州茅台的目标价上调至3000元,当时的标题更是用了“三万亿从头越,长坡厚雪春风来”,乐观情绪扑面而来。
而随着茅台股价持续震荡,并且多次跌至1500元附近,2022年,该券商将贵州茅台的目标价修正为2246元,研报的标题为“逆境求变,顺境不堕”。今年1月3日,贵州茅台发布2022年生产经营情况公告后,该券商将维持了大半年的目标价2246元上调至2314元。
事实上,公司股价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时间维度不同、行业背景不同、经济大环境不同,自然预测的股价也不可能完全准确。2021年春节后,机构抱团瓦解,贵州茅台股价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随后疫情反复导致大众消费持续低迷,贵州茅台虽然业绩整体实现增长,但相对以往,增速有所放缓,这也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
此外,还有券商发布研报后,上市公司亲自下场澄清,甚至券商还因此被罚。
去年6月,上海证监局发布了对上海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上海证监局认为,上海证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存在分析结论的合理依据不够充分、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存在不足的情形。
据悉,2022年1月,上海证券发布了研究报告《安旭生物:原料自主可控,引领POCT检测发展》,投资建议为推荐“买入”评级。该报告称,预计2021年~2023年安旭生物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26亿元、29.88亿元、16.55亿元,同比增长11.9%、311.5%、-44.6%,对应EPS为11.84元、48.72元、26.98元,2021年~2023年PE估值为15.08倍、3.67倍、6.62倍。
随后,安旭生物就此发布了澄清公告称,公司关注到上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对公司2021年~2023年业绩预测,但公司未接受过上海证券相关人员任何形式的访谈调研等活动,也从未向外界提供过尚未披露的相关业绩数据及经营数据。报告仅为上海证券研究所意见,不代表公司立场。
此外,中信证券此前曾发布对东方生物的重大事项点评,即名为《美国推出新冠快速检测计划,孕育抗原检测新蓝海,上调目标价》的研究报告,也被上市公司亲自下场澄清。
东方生物表示,公司关注到中信证券研究部对公司2022年~2023年业绩进行了盈利预测,作如下说明:报告仅为中信证券研究部意见,不代表公司立场;公司未向外界提供过尚未披露的相关经营业绩数据;也未做过任何2022年~2023年的经营业绩预测。
美女研究所长幽默调侃:希望不要被打脸 称2023年指数大概率是小牛市